人民日報聲音:以“硬措施”破解生態“硬約束”
在新的發展進程中,必須賦予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建設以生態尺度。如果經濟建設單兵突進,即使總量實現翻番,也難以持續;即使居民收入實現倍增,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
人多地少,資源缺乏,環境容量小,是江蘇的特殊省情;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,經濟加快轉型升級,是江蘇所處的特殊階段;發展走在全國前列,經濟總量占到全國的1/10,是江蘇在全國大局中的特殊地位。在這“三個特殊”背景下,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。在新的發展進程中,必須賦予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建設以生態尺度。如果經濟建設單兵突進,即使總量實現翻番,也難以持續;即使居民收入實現倍增,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。
江蘇從新世紀初作出建設生態省的重大決策,提出環保優先、節約優先方針,到近年來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,日前又推出《生態文明建設規劃》,認識在不斷深化,措施也更加扎實,不僅總體遏制了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,更堅定了我們用10年時間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信心和決心。
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,從江蘇生態環境現狀看,主要河流普遍遭受污染,大氣灰霾污染呈加重趨勢,環境質量與群眾期望還有很大差距。同時,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的繼續推進,資源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“硬約束”,成為“兩個率先”必須跨越的一道坎。
破解生態“硬約束”,須有切實“硬措施”。我們劃定國土面積不低于20%的生態紅線,形成剛性約束;持續展開生態空間保護、經濟綠色轉型、環境質量改善、生態制度創新等“七大行動”;加大空間布局優化、產業結構調整、生態保護修復力度,高效利用資源,減少污染排放,努力做到不欠新賬、多還舊賬。
江蘇水網密布,國家確定重點治理的“三河三湖”,江蘇就有淮河、太湖兩個,同時還承擔南水北調“清潔供水”的重任。水污染問題,表現在水里,根子在岸上,治水必先治污,治污必先治源。要突出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,系統整治工業點源、農業面源、生活污染源,加強污水截管收集和集中處理,促進水體流動循環,努力恢復江河湖泊的生機和活力。
中央反復強調,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。在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我們也一再承諾,一切工作都要從老百姓滿意不滿意、答應不答應出發。各級黨委、政府一把手要堅持親自抓、負總責,一級抓一級,層層抓落實。對群眾關注度高的一些項目,要加強信息公開,充分聽取群眾意見;群眾一時不理解的要注意溝通疏導;群眾普遍反對的不能硬上。要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,堅持對污染環境、破壞生態行為“零容忍”;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、造成嚴重后果的,嚴肅追究責任。
——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日前在省委全會上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