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市加大大氣環境治理力度讓“重慶藍”常伴我們身邊
“重慶藍”來之不易
“重慶藍”的出現,得益于空氣質量的改善。市環保局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我市都市功能核心區、拓展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130天,占總天數的71.8%,同比增加29天,PM2.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.5%。其中,渝北區132天,南岸區130天,大渡口區、巴南區129天,北碚區127天,江北區、九龍坡區、北部新區115天,沙坪壩區108天,渝中區105天。
而按照空氣質量老標準評價,今年上半年,城市發展新區、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、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31個區縣中,城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在90%—100%之間的有18個,剩下13個區縣達標天數比例也均在80%—90%之間。
出現“重慶藍”并非偶然,這得益于全市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大力整治。
研究顯示,我市都市區細顆粒物(PM2.5)來源中,工業污染約占29%,交通污染約占28%并呈上升趨勢,揚塵污染約占20%,生活污染約占10%,外來污染約占4%,植物及其他約占9%。
針對污染源的特點,我市從“揚塵、工業、交通、生活”四個領域向大氣污染宣戰。
針對揚塵污染,九龍坡、兩江新區購置水炮用于工地控塵,北碚區探索建立了揚塵污染智能化網絡監控系統;市政部門也強化沖洗,降低了道路揚塵。
工業污染方面,重啤公司、西南合藥等28臺共418蒸噸燃煤鍋爐改氣或關停,3家磚瓦窯被關閉,12家混凝土攪拌站得到整治。
交通污染方面,環保、公安部門加強監管,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.7萬輛,開展大貨車都市區分時段限行工作,交通污染狀況得到改善。
生活污染方面,環保、工商、農業等部門共同行動,開展了油煙治理、秸稈禁燒、無煤區創建等工作,生活污染有所下降。
全社會共同努力,各級政府傾注心血,對四大領域開展系統綜合整治,成就了市民津津樂道的“重慶藍”。
這兩個月,我們這座城市的天空展露出了清澈明亮的一面,微博上、微信里,無數攝影愛好者的照片在流傳:天更藍了,云更美了,景更靚了……大家發現,有一種美麗,叫做“重慶藍”。
復合型污染—“重慶藍”的新挑戰
藍天白云如此美麗,想要“重慶藍”常伴我們身邊,還有不少新的挑戰。
例如,上半年九龍坡、渝北、大渡口、南岸區的年度任務完成率不足40%;渝中、大渡口、江北、沙坪壩、南岸、北碚、渝北和北部新區等8個區的二氧化氮(NO2)濃度同比均不降反升;大渡口、九龍坡、南岸、渝北等4個區也沒有實現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同比下降4%的目標。
市環保局表示,目前,我市的大氣污染問題正由過去的以煤煙型為主,轉化為復合型污染,單一控制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或揚塵污染,都無法真正有效地改善大氣質量,這就增加了控制污染的技術難度。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,揮發性有機物的持續增加,對于細顆粒物(PM2.5)和臭氧(O3)污染產生機理的研究不足等因素,都制約了我市大氣質量的改善。
四管齊下,讓“重慶藍”常伴我們身邊
針對這一變化,下半年,我市將采取“四管齊下”的方式,同步控制顆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,加強預報預警和科研觀測,綜合運用技術、工程、管理、政策手段,科學治理大氣環境。
工業污染治理方面,我市經濟部門會同相關區縣政府將強力推進主城區重慶九龍火電廠、重慶發電廠的搬遷和磨心坡電廠的關停。3家電廠已具備關停條件,但目前存在電廠所在區域配套電網改造建設滯后等問題,影響關停進度。下一步將督促市電力公司、市城投公司及有關區政府加快推進電網建設進度,力爭今年3家火電廠全部停產。同時,九龍坡、北碚、南岸等三個區將盡快落實配套資金,完善關閉方案,確保按時完成16家磚瓦窯的搬遷關停。渝北、沙坪壩、北碚、九龍坡、巴南、南岸、江津等7個區將完成40臺燃煤鍋爐煤改氣工程。加大火電、水泥等工業企業廢氣治理力度,確保完成17臺火電機組脫硫、脫硝、除塵設施改造,完成3家水泥企業脫硝、除塵設施改造,完成18家工業企業廢氣深度治理。
交通污染治理方面,今年,我市計劃淘汰5.7萬輛老舊車輛、黃標車,進一步控制汽車尾氣污染。下半年,我市將加大老舊車輛、黃標車的淘汰力度。從9月1日開始,都市功能核心區、拓展區內環及以內區域黃標車全天限行。在全國率先使用黃標車限行信息化執法系統。加大限制貨運車輛進入都市功能核心區、拓展區內環快速路以內城市區域執法力度。嚴格車輛環保準入和年審,強化機動車道路抽檢。我市環保、工商、質監、商業等部門將聯合在都市功能核心區、拓展區開展車用油品質量專項檢查。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、出租車將一律使用清潔能源。
揚塵污染治理方面,強化對都市功能核心區、拓展區3000余個施工工地實施了重點監管,“全球眼”遠程監控系統、高性能清掃車、GPS定位運渣車等高新技術在多個區得到應用,通過科技手段,揚塵污染得到了更高效的監控和治理。環保部門將與建設、市政管理部門合作,通過探索揚塵控制定性與定量化相結合的管理,利用衛星圖片更新揚塵污染源清單,實行揚塵網格化管理,并對違反控塵規定的工地、道路、堆場加大處罰力度或媒體公開曝光的力度,使揚塵污染控制真正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。
生活污染治理方面,環保部門、各區縣政府將探索由分散治理到集中治理的方式,著力解決量大面廣的經營性餐飲企業與居民油煙污染難題。市政、農業等部門將加強對露天焚燒的執法檢查。公安部門將減少并合理設置煙花爆竹燃放點。
此外,我市還將在現有的在線監測基礎上,圍繞細顆粒物(PM2.5)、二氧化氮(NO2)、二氧化硫(SO2)、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來源開展調查,建立完善的大氣污染源清單,閉關定期實行動態更新,為開展預報預警工作打下基礎。環保部門將持續開展細顆粒物(PM2.5)、臭氧(O3)源解析及控制對策研究,為開展多種大氣污染物同步控制提供理論依據。開展空氣重污染天氣源解析、措施后評估研究,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支撐。并與氣象部門合作,建成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平臺,今年10月將正式發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,逐步完善預報預警方式和制度,提高預測預報水平,突出重污染時段的預報預警,增強前瞻性和科學性,為大氣污染防治全防全控、聯防聯控、決策工作提供支撐。重慶晚報記者 陶昆